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体会(我对教师专业标准四个基本理念的认识)

  •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26 10:34:15    


《教师专业标准》中的四个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自己的认识。

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始终围绕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而开展。我们教育学生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上要根本性的变化,应放下知识权威者的架子,重塑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学定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参与性积极性。老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眼光投向每个学生,增强对学生情感的投入,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和诚心,在课堂上和学生展开平等的对话交流,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关注学生学会、会学。在课堂上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愉悦、和谐、民主的氛围中接受知识,提升学科素养,获得能力,落实“双减”政策,教育教学提质增效!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二.师德为先

自古以来,师德高尚就是教师安身立命的准则。韩愈《师说》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将“传道”作为教师的首要职责。《广潜书》也提出“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寓意教师在教育学生向善中担负主导作用,是品德良善的象征。传统文化中,教师应该立德修身、率先垂范。这些优秀传统师德文化为新时代教师牢固树立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提供了源头活水。

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而教师是落实这一根本任务的主体力量。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必须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让传道者自己先明道、信道。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充分彰显了教师在立德树人中的主体作用。

树牢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守护学生成长。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个体意识强、充满质疑精神。面对这样的群体,教师必须因应新的形势,把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贯彻落实到立德树人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甘为人梯,要敬畏三尺讲台,情系学生,心系提升道德修养,增强知识储备,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以学生为质量,以学生中心,因材施教,尊重理解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做有温度的教师,乐教爱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严慈相济、润物无声。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为重

教师的能力为重要求我们要把 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传授学科知识时,一定要遵循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长规律,研究学生和学情,根据教情和学情,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我们教育教学时,要充分照顾学生优生中等生学困生,通过多种途径,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提升谈们的素养,发展他们的才能。突出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确保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的实际效果。我们要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礼记·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人类社会的各种职业中很少有职业像教师这样需要不停地学习。终其一生,都在践行“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的理念。现在的学校是开放的,不再有界限。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并非只有学校教师,互联网上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就可以认识他喜欢的科学家、文学家或者其他各类名人,甚至可能会与他们直接交流。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把学习当作职业发展最紧要的事情,不仅要更新补充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教学技术相关的知识;除了了解中国教育理念的发展状况,还要关注世界其他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动向;除了读书,还需要参与大量的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我们为了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教师博学多才,学生才会尊其师、信其道。学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现代社会更是对学习提出了迫切而严格的要求。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人类文明之火的传递者。学习一方面是为了掌握某一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个人素养,显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