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监管领域,如何在依法监管的同时,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引导企业诚信经营,一直是市场监管部门探索的重要课题。近期,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普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探索创新行政执法模式,一项名为“三书同达”的举措正式落地实施。通过将《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提示函》《企业健康体检报告下载指引》“三书”同步送达企业,实现了对企业“行政处罚—修复指导—合规经营”的“全链条”闭环监管,推动执法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该举措也被纳入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8.0版方案,为区域内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企业收到“三书”,感受监管温度
近日,某贸易公司因产品质量抽检不合格收到了普陀区市场监管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这原本是一件让企业倍感压力的事情,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企业同时还收到了《信用修复提示函》和《企业健康体检报告下载指引》。在送达现场,执法人员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他们不仅向企业详细介绍了行政处罚可根据处罚的情形申请信用修复的相关政策,还当场向企业演示“国家企业信用公示系统(上海)”申请信用修复的操作流程,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十分细致,确保企业相关人员能够清楚明白。同时,执法人员还耐心地向企业讲解了数字版企业“健康体检报告”的详细内容,这份报告就像是企业的一份全面“体检单”,让企业清晰地了解到自身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向。
“收到处罚决定书时,心里确实很忐忑,但同时收到《信用修复提示函》和《企业健康体检报告下载指引》,让我们感受到监管部门不是一罚了之,而是真心想帮我们改正问题、规范经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有了这些指引,我们清楚该怎么去弥补信用损失,也知道从哪些方面提升企业经营水平,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了。”该贸易公司负责人收到系列文书后感慨地说。从企业负责人的话语中,可以深切感受到“三书同达”举措给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它不仅缓解了企业因受到处罚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实际的帮助,让企业看到了未来发展的希望。
“三书”各有侧重,构建闭环监管
《行政处罚决定书》,侧重的是“执法”,它就像是一把严格的尺子,明确地告诉企业“违反了什么法”。执法人员在处理案件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在深入调查取证的基础上,确保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准确。这不仅是对法律法规的尊重和维护,也是对市场秩序的有力保障。只有让企业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违法行为以及所违反的具体法律条款,才能让企业真正从内心深处重视起来,从而在今后的经营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信用修复提示函》,侧重的是“修复”,它如同一位贴心的向导,告知企业 “违法了该怎么办”。依据信用修复相关政策法规,梳理出清晰的操作流程,指导和帮助因行政处罚失信的企业主动及时开展失信救济,尽快退出失信惩戒,鼓励企业消除不良影响。在当今社会,信用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一旦企业因失信而受到惩戒,将会在诸多方面受到限制,如融资、招投标等。而《信用修复提示函》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一条重新修复信用的途径,让企业有机会改过自新,重新回归到正常的市场竞争环境中。
《企业健康体检报告下载指引》则告知企业“如何避免再次违法”。通过整合多部门数据资源,针对不同行业类别的企业,结合企业经营发展实际情况,“靶向”为企业匹配相应的政策提示,为企业提供全面“体检”服务礼包。这份指引就像是企业的一位专业“健康顾问”,深入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找出潜在的风险点和问题所在,并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和解决方案。企业可以根据这份指引,有针对性地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经营流程,从而有效避免再次出现违法违规行为。
“三书同达”不仅把监管和服务结合起来,规范企业行为,助力其高质量发展,还收获了显著成效。通过打造“行政处罚-修复指导-合规经营”全链条闭环管理模式,推动执法从“一罚了之”迈向“惩教结合”,在刚性约束里融入柔性关怀,企业由此能更好理解法规要求,主动整改、合规经营。此外,该举措也有效激发违规企业的守信意愿,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氛围,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创新。这一举措,也是普陀区释放出良好的营商信号的有力实践,吸引更多企业扎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