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投资人段永平突然发文称,将相当长一段时间不再上雪球。在官宣“离开”前,他透露自己已抄底了腾讯、苹果等,还晒出了交易记录。今年以来,在市场震荡时,段永平果断出手,多次买入腾讯。
关注腾讯的不止段永平。近期,大量资金借助港股相关ETF入市,多只ETF份额频创历史新高。在多家机构看来,在近期调整后,港股估值水平已处于历史低位,长期配置价值显现。
段永平出手抄底
段永平突然在雪球上发文称:“由于某种原因,我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再上雪球了,也许有一天我还会回来。”
众多网友表达不舍,雪球创始人方三文评论道:也许三年九个月以后?
段永平回复说,“不是因为身体的原因,也不是方丈的原因,大家别乱猜想哈。我就是很长时间不想再发言了的意思。等语言环境好了之后我会再回来的。”
在此番宣布“离开”前,段永平曾透露过自己的加仓计划。4月8日,段永平表示:“今天开始买了一些(或者卖put)苹果,NVDA,GOOG,TSM,一会儿再卖点腾讯的put。”此后,段永平多次分享自己的“实战记录”。
段永平此前也频频谈及腾讯。尤其腾讯股价剧烈震荡之时,段永平往往果断出手。
今年1月,腾讯股价大跌。1月9日,段永平即发文称:“今天买了腾讯,也买了茅台。”
3月8日,段永平又一次表示自己买入了腾讯:“我前段时间put进来不少腾讯,感觉运气很好。”
在段永平看来,赚快钱非常难,很多人并没有这方面的能力,所以“知其不可为很重要”。段永平说,不管巴菲特还是查理·芒格,投资做得好的人其实都很“慢”,大家并不在乎失去一些机会,最重要的是不要去“踩雷”。
资金涌入港股
出手的不止段永平。近期,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
4月9日,南向资金净买入337.29亿元,创历史最高单日净买入纪录。拉长期限来看,今年以来,截至4月9日,南向资金净买入高达5375.9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
作为资金重要配置工具,港股相关ETF备受资金青睐。
据Choice测算,4月7日—4月9日,三个交易日时间,港股相关ETF净申购额合计为219.89亿元,其中恒生科技ETF强势吸金。
具体来看,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净申购额为45.58亿元,华夏恒生科技ETF净申购额为37.56亿元。此外,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科技30ETF、易方达恒生科技ETF、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等净申购额均在10亿元以上。
在资金持续涌入背景下,多只港股相关ETF份额创历史新高。其中,截至4月9日,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份额为554.77亿份,创历史纪录。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科技30ETF、易方达恒生科技ETF、大成恒生科技ETF等份额均创历史新高。
4月10日,多只港股相关ETF持续放量,大资金扫货迹象明显。具体而言,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上午成交额为88.44亿元,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成交额也超过87亿元。
机构看好港股配置价值
公募持续加大港股配置比例。中泰证券研报显示,与去年6月底相比,截至去年底,公募基金经理主动增加了在港股通上的仓位,幅度达到2.74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公募加仓金额前20大个股中,港股通标的占据6席,合计加仓规模达522.11亿元。其中,腾讯控股是公募长期重仓的港股龙头,凸显互联网龙头在估值修复中的吸引力。此外,阿里巴巴以153.20亿元的主动加仓金额位居榜首,小米集团、中兴通讯、吉利汽车亦获超50亿元加仓,凸显机构对港股估值修复及科技产业升级的强烈预期。
“经过近期的快速调整,港股的估值优势再次凸显,资金加速抄底布局。”恒生前海基金基金经理邢程表示,当前港股市场可能仍然会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后续市场仍要回归企业盈利的修复,港股估值仍相对较低,使得港股市场对潜在的企业盈利修复和政策信号更为敏感。看好互联网、科技硬件、新能源车和创新药等行业,同时关注具备股东回报确定性的优质高股息标的长期配置机会。
海富通基金认为,从港股互联网、汽车、创新药等领域看,其收入端、利润端在美国市场占比均较少,受美国“对等关税”实际影响相对有限。同时,港股科技股整体估值水平具有较高吸引力,在AI变革大背景下,港股科技公司有望在产业生命周期中迎来“第二春”,其估值体系也将面临重新定价。
【来源:上海证券报;编辑: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