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银川等地陆续出台并实施了物业收费新规,明确规定了前期物业费指导价的上限,以规范物业服务的收费行为,抑制住宅前期物业服务收费不合理上涨。与此同时,长沙、青岛等地试水给空置房物业费打折,这些政策也对存量项目产生了传导效应。
中信建投证券房地产首席分析师 竺劲:一些存量项目服务期结束,重新招投标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就会比较新的价格标准,去做招投标,从而带动价格出现一定的下降。有一些存量的项目还没有到服务期结束,业主也会呼吁,希望能够降低物业费。
此外,随着房地产市场步入存量时代,物业企业也进入调整期。多家物业企业高管向记者表示,因新增项目减少,行业竞争加剧,不少物业企业通过“以价换量”来拓展项目。
数据显示,目前上市的物业企业,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速由2021年的最高值41.67%,下降至2023年的8.46%和2024年中的4.86%。目前已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或年报的物业企业,超六成出现利润下降或亏损。多名物业企业高管向记者表示,由于物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人工等成本逐年上涨,企业的利润空间也不断压缩。
物业行业进入调整期,倒逼物企“卷价格”“卷品质”。那么物业如何能更好地服务业主?行业内又有哪些探索呢?
针对小区物业管理中业委会、物业公司与业主间长期存在的信任壁垒,武汉市武昌区一个建成18年的老小区,正在尝试通过“信托制”的实践破解这一难题。
记者了解到,信托制物业模式就是将业主缴纳的物业费存入业主共有的信托账户,并可通过相关信息平台查看每笔收支账目、财务凭证,小区的物业费和公共收益等都为业主共有。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他们小区收入的10%用于支付物业企业酬金,剩余资金用于小区服务。实施该模式后,物业费收缴率由80%提升至99%。
湖北省物业协会原秘书长 张咏梅:信托制的特点就是做到了公开透明和人人监督,也就是能让每个老百姓都能看到小区的每一分钱是怎么收的、怎么花的,极大地增强了小区物业管理的透明度,同时也让物业公司在合理的预算管理下来获得合理的酬金。
除了探索信托制,全国多地不少物业企业还通过智能化设备和自动化管理,有效降低了人力及维护成本。
此外,部分物业企业还通过尝试多种经营,来寻找新的盈利点。
广州市海珠区某小区物业管理处经理 周福清:提供新的有偿维修,家政保洁等增值服务延伸。目前这些服务的盈利仍较为有限,但需求量较为稳定,每月大约有80单业主预约。
来源: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