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鹿城文艺家之家主办的《锦绣华章——吴越织绣传承与创新》新书发布会,在有着特殊意义的墨池坊15号启文楼盛大举行。温州鹿城区素有“中国刺绣艺术之乡”的美誉,而墨池坊15号更是温州民国时期的女工社,在这里举办发布会,为这场文化盛事增添了一抹浓厚的历史底蕴。
本著作作者金晨怡是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教学院教授、硕导。凭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深厚学术积淀,金晨怡精心著就此书。该书作为国家艺术基金“浙江地区刺绣艺术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吴越地区传统织绣类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当代创新研究》的延续结晶,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探索意义,一经推出便引发文化界、学术界以及设计领域的广泛关注。
在快时尚盛行的当下,传统织绣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举步维艰,《锦绣华章》恰似一束曙光,照亮了人们探寻千年织绣魅力的道路。书中,作者以二十万字的宏大篇幅,系统梳理吴越织绣的发展脉络,从地域特性与历史背景深入剖析,揭示出温润水土与繁荣商贸对织绣艺术的深远影响。对云锦、宋锦、杭罗等15类非遗工艺的解读细致入微,将织物经纬间隐藏的文化密码逐一解锁,尽显传统织绣艺术的博大精深。
发布会上,金晨怡感慨地说,希望这本书能让更多人了解吴越织绣,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让古老技艺重焕生机。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崔荣荣院长在书评中高度赞扬,金教授围绕传承与创新的研究使命,以专题式的阐述与提炼,借助一个个鲜活的历史物证和现实案例,引领读者领略吴越织绣艺术的巧夺天工,深切感受吴越文化的聪慧灵动 ,为同类研究提供了优秀范例。江南大学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牛犁副院长在书评里指出,此书系统梳理吴越织绣研究,填补相关领域研究空缺,为学术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书中深入探讨织绣手工技艺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提出一系列建设性观点与措施,有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丰富史料与深入研究更为学术及相关领域提供全新视角与方法 。
围绕这一系列项目与成果,相关活动精彩纷呈。期间举办了《传统,智创,复兴——传统手工艺创新与时尚论坛》和《AI时代浙地刺绣发展论坛》。刺绣论坛汇聚业内众多专家学者与刺绣艺术家,共同探讨刺绣艺术的传承与创新;AI时代浙地刺绣发展论坛则聚焦前沿科技,探索AI技术在传统织绣数字化展示与传承中的应用,为传统织绣艺术的发展开拓新视野。另外,在鹿城文艺家之家举办的“遥想丝梦”刺绣创新艺术展同样收获诸多好评。该展览与这本著作相辅相成,以实物展品的形式,将书中理论与研究具象化呈现,让观众能更直观地感受吴越织绣的独特魅力。
《锦绣华章——吴越织绣传承与创新》的出版,为服装院校师生提供教学案例,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工艺改良与市场转化指南,也为文化爱好者打开一扇领略东方美学的窗口。鹿城区文联主席谢炬评价道,这本著作早已超越了普通书籍的范畴,成为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对话的重要媒介,有力地推动着传统织绣艺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延续与创新发展。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陈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