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缝纫、修鞋、理发……这个标准化“便民小屋”投用!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4:10:00    

走进成都高新区西园街道尚雅社区恒惠坊便民服务站,热闹的场景映入眼帘。王师傅踩着缝纫机发出哒哒声,居民刘阿姨拿着一条脱线的衣服递给裁缝王师傅:“这衣服麻烦补一补!”不到十分钟,王师傅便娴熟地缝好了衣物。一旁的修鞋摊位上,张大爷正为邻居修补一双旧皮鞋:“别看活儿小,每天能接十几单,邻居们就图个方便实惠。”


近日,成都高新区西园街道对辖区内便民服务驿站——恒惠坊进行系统性改造升级,建成8组16间标准化移动便民服务房屋,既保留原有理发、缝纫、修鞋等12项便民服务,又引入家政服务、手工文创坊等4个新业态,因地制宜推进“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近年来,西园街道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青年公寓架空层、恒惠坊便民服务驿站等载体,将“小缝小补”等便民服务带到居民身边,同时也为辖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了就业、创业平台。





例如,针对青年公寓产业居民裁剪工衣的需求,社区协调擅长缝补的居民杨秀梅成立了“杨大姐缝纫坊”,并嵌入天府市民云及“新西园”微信公众号开通了线上预约服务。缝纫坊成立以来,累计为辖区居民提供服务5300余人次。



恒惠坊便民服务驿站、杨大姐缝纫坊只是西园街道便民服务的一个缩影。目前,街道已搭建幸福驿站、妈咪小屋、儿童之家等便民服务场景53处,力争让每位居民都能在“15分钟便民生活圈”内,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了让便民服务更加贴近居民,西园街道以党组织“牵线”、社区合伙人“摆摊”、居民群众“赶集”的方式,广泛链接自组织、新就业群体、驻区企业、居民骨干等资源力量下沉微网格,持续推进便民服务进院落,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志愿服务、生活服务、携老扶幼、环境整治、流动接访等便民服务。




服务进院落不仅方便了辖区居民,也激发了居民的“反哺”行为,许多曾接受过服务的居民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用自己的技能和时间回馈社区。曾经在杨大姐缝纫坊补过衣服的孙阿姨,在学会缝纫技巧后,也成为了杨大姐缝纫坊的一名志愿者,经常帮助其他居民缝补衣物。如今,缝纫坊已吸纳了56名新居民志愿者参与其中。更多的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进一步丰富了“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内涵,形成了互帮互助、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



成都高新区西园街道相关负责人


“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不仅是服务半径的缩短,更是治理温度与品质的提升。随着‘幸福圈’持续扩容,西园街道正用绣花功夫织就民生幸福网,将居民的“需求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百姓生活更有质感。



来源:成都高新区西园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