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孝感日报】
本网讯 通讯员柳涛 4月17日,走进汉川市田二河镇汉达智慧农业有限公司鲈鱼养殖基地,现场既不见鱼塘,也不见水库,只看到一座座温室大棚。面对疑惑,公司负责人周克涛笑而不语,带领笔者走进温室大棚,指着6个大圆桶说:“瞧,鱼儿们都在这个大水桶里呢!”
“设施渔业打破用地及水质等环境的局限性,在有限空间内高效利用水资源,控制养殖密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一个陆基圆桶直径约8米、深1.45米,单个陆基圆桶一批次能产出5000尾,2.5吨左右的鲈鱼。”周克涛边走边介绍,我们共有7个鲈鱼养殖大棚,采用循环水养殖,7个月一季鱼,年产近90吨,每吨提成1100元作为村集体分红。
通过“村党总支+合作社+企业”模式,田二河镇红阳村、支前河村启动实施新型集体经济扶持项目入股鲈鱼养殖基地120万元,不仅实现年收入10万元,还培养了一批特色养殖产业工人。2024年一期1万尾鲈鱼销售额达到15万元,带动10余名村民就业,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
据介绍,目前田二河镇正积极考虑跨村联建入股模式,将分红收益的分配给各联建村集体,届时将创造30余个就业岗位。红阳村村民陈记才边投喂饲料边感慨:“以前种地靠天收,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工资,也不比在外打工差!”这种“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模式,正成为田二河镇破解集体经济薄弱难题的“金钥匙”。
田二河镇下一步计划打造“鱼菜共生”生态链,将依托“二河三蒸”的名气,联动中药材特色种植、特色设施农业、周边观光旅游,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目前,该公司三期养殖池已在规划中,计划年底补苗45万尾,以市场行情为指导,积极拓展省外市场。结合当前创新养殖模式,公司后期也准备将养殖技术专利纳入鲈鱼产业版图,既能保障自身养殖需求,又能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本文来自【孝感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