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西青区坚持抓组织强队伍、抓品牌强服务、抓党建强引领,广泛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创新打造“四百四微”志愿服务品牌,持续深化常态化、便利化、精准化志愿服务,以高质量志愿服务赋能基层“微”治理。在2024年天津市志愿服务“六个一批”评选中,我区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2周年之际,西青区推出“微光力量|西青区入围“六个一批”先进典型事迹展播”宣传专栏,将志愿服务的崇高精神融入暖心故事,点燃全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以实际行动续写新时代雷锋故事,让志愿之光在西青大地熠熠生辉。
【志愿之树种下的地方,已有满城绿意自在生长。被温暖过的灵魂,化身温暖与希望的使者,正把爱意续写成新的篇章。让爱的种子在社区生根发芽,用看不见的温情缝补社会的褶皱,为“奉献”二字写下最生动的社区注脚。】
01中北镇碧水家园社区“心集汇”志愿服务站
一点多用,闲置核酸亭焕新。碧水家园社区“心集汇”志愿服务站是由三间闲置核酸采样亭及其周边场地改造而成的多功能综合性志愿服务站。包括“爱心365”、暖“新”慢屋、换“新”集市三处功能区域。“爱心365”屋内配有防暑降温药、创可贴、心律仪、爱心雨伞等常用物资,方便居民日常取用,定期开展便民志愿服务。暖“新”慢屋内空调、微波炉、充电器、饮水机、桌椅等基础设备一应俱全,还贴心地准备工具箱、医药箱等物资,旨在为辖区外卖、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打造“烦了能解压、倦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闲了能充电”的温馨港湾。换“新”集市旨在打造集旧衣回收、二手物品交换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点。
创新形式,启动“社区合伙人”机制。依托志愿服务站,将各类社会资源整合为“社区合伙人”志愿者。吸纳新就业群体为“骑手合伙人”,累计发现上报垃圾暴露、设施故障、楼道堆物等民生问题18条。吸纳医疗教育、便民服务资源为“共建合伙人”,联合开展全科义诊3场、科普教育8场,让居民在家门口看上“专家号”,解决双职工家庭教育问题。吸纳周边商户参与社区治理,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通过微信小程序以兑换碳币的形式实现“旧衣回收—碳币—商户优惠券”的绿色环保链,累计回收旧衣物1000余公斤,免费发放蔬菜5次。“治理合伙人”积极吸纳社区党员、志愿者及共建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常态化开展居民的微心愿,增加社区服务的有效供给,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建章立制,不断完善志愿服务机制。不断完善社区需求库、合伙人资源库,合伙人引入机制、评估机制、激励机制,实现有序进退,形成良性运转。
02大寺镇福特纳湾社区“小福邻里暖心坊”
小福邻里暖心坊以“周”为周期,集“便民服务+文化服务+社区发展”于一体,主打“便民不打烊,时刻有服务,生活更精彩”。各志愿服务队通过“排期坐班”常态为居民提供理发、小修小补等便民服务,合唱、乐器演奏等文化体验服务,以及通过手工制作激活社区“造血”功能,点亮社区之美,促进社区的和谐与发展。招募社区能人巧匠,根据个人特长划入相对应的邻里服务组及岗位,按照服务类别设置好每天的服务时间,不仅实现人人能来、愿意来,还让每个人知道干什么、怎么干,截至目前,邻里坊共服务项目13项,累计服务1500余人次。创新“公益+低偿”志愿服务模式,成立社区基金作为居民自治的资金补充,为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提供物质保障,邻里坊的主要经济来源为接受社区捐赠、文化团队承接商演、巧娘手工坊指尖经济转化及提供低偿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基金收入3万余元。健全志愿服务双向激励机制,志愿者不仅可以积累服务时长还可以享受反哺服务,同时社区基金实行公开制度,组建邻里议事会,成立监督小组,对财务明细监督审查,实现资金的公平公正公开,让社区基金成为社区治理中的有力抓手。
03王稳庄镇泰祥园社区稳骑驿站
泰祥园社区“稳骑驿站”在提供歇脚充电、喝水热饭等服务的基础上,推出“两企三新”群体新兴领域专属服务,包括服务暖“新”、咨询助“新”、知识强“新”、活动温“新”等4类服务,全年为企业提供超20条政策资讯,开展夏日送清凉、冬日送温暖、交通安全宣传、节日文化活动10余场,覆盖三新人员超300人次,成立“追风”志愿服务队,吸纳快递小哥参与社区基层治理,积极参与社区巡逻“随手拍”、楼道卫生“随手清”、共享单车“随手摆”、安全隐患“随手报”、意见建议“随手写”等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行动,平均每月提供超50条有效信息,在社区环境整治,文明宣传等方面贡献显著,有效打通了社区治理神经末梢。
04精武镇锦泽苑社区志愿服务站
精武镇锦泽苑社区志愿服务站硬件设施完备,软件资源丰富,成立“1+N”同心圆志愿服务队,以引航志愿服务队为起点,带领启程、港湾、守望志愿服务队致力于服务社区老年人、妇女及儿童。启动“人才锦囊”培养计划,培育了理发能人、法律明白人等10余名志愿标杆,孵化百人文体志愿队,常态化入户义剪等服务温暖群众心田。在这里,建有暖“新”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贴心关怀;建有首批天津市儿童友好阵地,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等单位合作开展早教课系列活动;建有“五星”科普阵地,将书画阵地与扇文化有机融合并设置了漆扇体验环节。依托各功能性活动室,锦泽苑社区志愿服务站开展各类志愿活动120余次。今年与天津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等12家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开展活动60余次,服务12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