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嵌甲、出血的小肿物,以为拔甲就能一劳永逸?别以为这些只是小问题,指甲的异常可能是身体疾病,甚至癌症的“报警信号”。
近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了一例典型病例:48岁的罗先生(化名)因指甲旁肿物反复出血,一年内接受5次拔甲治疗,却始终无法根治。直到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钟剑波通过病理检查发现,这颗看似普通的肿物竟是恶性黑色素瘤——这种5年生存率不足20%的“皮肤癌之王”,正因患者对指甲异常的忽视而悄然扩散。
一年前,罗先生发现自己的左手拇指甲频繁出现“嵌甲”,甲沟处总是疼痛不适。为了摆脱困扰,他去了当地医院,并做了拔甲治疗。本以为能一劳永逸,可谁料这只是噩梦的开始,他的嵌甲问题反反复复,只能一次次接受拔甲手术。
频繁的拔甲不仅没让罗先生的病情好转,肿物还越来越大。1个月前,他手指上的肿物开始出血,他反复擦拭碘伏、涂抹消炎药膏,可却一点不见好转。
最后,饱受折磨的罗先生终于走进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指趾甲专家门诊。接诊的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钟剑波在详细询问病史并仔细查体后,察觉到事情并不简单。为了排除鳞状细胞癌,钟剑波建议他进行手术治疗。
然而,术后病理结果却如一记重锤——罗先生被确诊为恶性黑色素瘤。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起源于黑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因它具有高度侵袭性和转移性,被称为皮肤癌中的“头号杀手”。这种疾病是皮肤恶性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的类型,堪称“皮肤癌之王”,其凶险程度远超一般肿瘤。
钟剑波说,正常情况下,黑素细胞分布在皮肤基底层,负责产生黑色素,赋予皮肤颜色并抵御紫外线伤害。但当黑素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就可能异常增殖,形成恶性肿瘤。恶性黑色素瘤会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除了常见的皮肤表面,甲周、黏膜(如口腔、鼻腔、消化道)等部位也可能发病。早期的恶性黑色素瘤可能只是皮肤上的一个小黑点、指甲上的一条黑线,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发展,肿瘤会迅速增大、颜色变深、形状不规则,还可能出现破溃、出血等症状。一旦癌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至肝脏、肺部、脑部等重要器官,治疗难度将大幅增加,5年生存率也会显著降低。
钟剑波介绍,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甲周和甲下是恶性黑色素瘤的“隐秘战场”。甲床结构复杂,一旦出现异常,肉眼很难准确判断病情。像罗先生这样,因反复嵌甲刺激,导致局部组织异常增生,最终发生恶变的情况并非个例。早期甲周恶性黑色素瘤,可能只表现为指甲黑线、甲周黑斑、指甲变形或局部肿物等,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的指甲病变或炎症,从而延误治疗。一旦肿瘤进展,癌细胞就可能迅速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反复拔甲,可能带来哪些隐患?
嵌甲用拔甲治疗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但是盲目拔甲是存在一定风险的。首先,拔甲过程中如果消毒不严格,极易引发感染,导致甲沟炎、甲床损伤等并发症;其次,反复拔甲会破坏指甲的正常生长环境,使指甲生长异常,嵌甲问题更加严重;更关键的是,过度的机械刺激可能促使局部组织恶变,增加恶性肿瘤发生的风险。部分恶性肿瘤通过拔甲的方法并不能治愈而反复发作,临床上的症状会因为多次拔甲被掩盖混淆,导致延误诊治。
这些甲周异常情况一定要重视
一旦发现指甲出现以下异常,千万不要自行处理或盲目用药,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皮肤科或指趾甲专科就诊。
指甲黑线或黑斑:指甲上出现宽度超过3毫米、边缘不规则、颜色不均匀的黑线或黑斑。
甲周肿物:指甲周围长出不明原因的肿物,且逐渐增大、破溃、出血。
指甲变形:指甲变脆、增厚、翘起,与甲床分离,生长速度明显改变。续疼痛或不适:甲沟处出现长时间不缓解的疼痛、红肿、化脓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