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沃野逐春光 春耕备耕忙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8:45:00    

陕西入库种子3300万公斤、化肥110万吨,预计投入各类机具50万台(套),培训机手、修理工3.2万人——

沃野逐春光 春耕备耕忙

3月26日,汉中市南郑区濂水镇濂水村村民在平整水田,为水稻育秧作准备。 通讯员 何祥弘摄

4月2日,在西安市鄠邑区祖庵街道鲁村300亩麦田里,一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正在作业,喷洒出细密的水雾。“有了这些现代化设备,轻松多了。”鲁村党支部书记杨昌锋说,以前需要四五个人干三四天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一天就能干完。

在杨昌锋看来,新农机不仅省力,而且高效。“以往农户自家种地,采用的技术、种子、肥料都不统一,农机不好作业。现在村上通过土地流转,整片规划300亩田地,采用智慧农机整体作业,不仅播种、防治效果好,还大大节省了成本。春耕春管,效率大幅提升!”杨昌锋说。

春光无限好,耕作正当时。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局获悉:今年,全省在田小麦1425万亩、油菜284万亩,分别较上年增加13万亩、3万亩,长势整体良好。“今年全省计划春播粮食2020万亩,较上年增加3万亩,目前春耕备耕进展顺利。”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局局长翟军海说。

去年秋播以来,全省气候条件整体适宜,小麦、油菜播种基础好,田管措施硬,苗情长势普遍好于常年。据3月15日苗情调查,全省小麦陆续进入起身期和拔节期,一二类苗占比90.6%,同比增加1.9%;陕南油菜正值花期,关中油菜处于蕾薹期,一二类苗占比85%,同比增加0.5%。

不只是关中,放眼三秦大地,从南到北,处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3月31日,紫阳县农业农村局将18台中小型农机设备分发至蒿坪镇蒿坪村等6个粮食示范基地,并组织了专业操作培训。

紫阳县位于秦巴山区,大型农业机械难以应用,粮食生产自给率不高。“结合紫阳县特殊地貌,我们采购履带自走式旋耕机、微耕机等小型农机,发放给6个粮食示范基地。”紫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刘钊告诉记者,这批农机适合坡地、窄梯田耕作,能够适应山区复杂地形和多样化种植模式。

“操作培训内容很实用,老师手把手教我们调试机器,解决了很多实际操作中的难题。”蒿坪镇蒿坪村农机操作手胡先林说。

据了解,紫阳县持续开办农机操作培训班,对职业农民和乡土人才进行系统培训,全方位提升农民技能,让农机成为农业生产的得力助手。

为推进全省春耕备耕工作顺利进行,省农业农村厅及时启动春耕农资保供调度机制,强化部门联动,积极协调农资储备供应。全省已入库种子3300万公斤、化肥110万吨,各类农资货源充足、调运畅通、价格平稳。全省预计投入各类机具50万台(套),其中玉米播种机1.2万台、植保机械17.6万台、排灌机具1.6万台,培训机手、修理工3.2万人,已检修各类农机具37.2万台,可满足春播需求。

目前,全省春播由南向北陆续展开。截至3月31日,春播粮食164万亩,进度与常年相当。

此外,省农业农村厅坚持“两藏”战略,按照“五良”协同和布局集中连片、技术集成覆盖、政策跟进聚焦、整县整镇推进的要求,落实省级财政资金16027.5万元专项用于大面积单产提升,布局大面积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26个、“吨粮镇”52个、“吨粮村”120个、“三主融合”展示田200万亩,推广小麦“3335”、玉米“5335”等高产集成技术2000万亩以上。(记者 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