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倔强地活着:离开“果链”第四年,欧菲光扣非大幅减亏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21:12:00    

(文/张志峰 编辑/周远方)

凭借华为Mate系列与P系列手机产品的热销,以及小米、荣耀等手机订单的增加,光学领域头部供应商欧菲光短短5年迅速在营收规模上摆脱了丢失苹果订单带来的阴霾。

然而,随着国产手机厂商之间的内卷加剧,供应商利润也被压缩到极致。

“现在我们摄像头模组的招标要求只有一个,就是价格。其他如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华为自信可以派驻自己团队的成员来解决。”有接近华为人士向观察者网透露,其他几家大型手机厂商情况也类似,即便价格不是招标唯一指标,权重也高得离谱。

“安卓链”产品结构失衡

日前,欧菲光披露了一张“喜忧参半”的成绩单。

财报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04.37亿元,同比上升21.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38.18万元,同比下降24.0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幅大幅收窄95.66%至1272.11万元。

自2020年至2024年,欧菲光已连续5年扣非净利润为负,累计净亏损超过99亿元。

不过,拉长周期细看,欧菲光正在走出阴霾。

2020年至2024年,欧菲光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83.50亿元、228.44亿元、148.27亿元、168.63亿元、204.3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97%、-52.75%、-35.09%、13.73%、21.19%;实现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45亿元、-26.25亿元、-51.82亿元、0.77亿元、0.58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81.39%、-34.99%、-97.43%、101.48%、-24.09%。

去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6.4%,至12.4亿台,整体呈现复苏态势,欧菲光得以凭借规模化效应摊薄生产成本。

欧菲光智能手机产品去年营收金额大幅提升32.15%至161.92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从上年72.66%进一步提升至79.23%,毛利率也上升了将近3个百分点至11.44%。

有行业资深人士向观察者网分析称,欧菲光主要客户从苹果变成华为、小米、荣耀等国产手机厂商,实际上并未摆脱“大客户依赖症”。且与之前以苹果高端机为大客户不同,华为仅能替代其部分高端摄像头模组市场份额,其他如小米、荣耀等安卓厂商客户订单,包含大量中低端摄像头模组供货,此类产品毛利率明显更低,而原有高毛利的高端产品产能释放不足,又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

同时他也指出,这一问题在当前国产智能手机市场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下几乎无解,因为在手机摄像头模组的国产供应商中,欧菲光已经做到绝对的头部了,且华为等大厂越来越重视供应商风险规避等问题,不可能把超过50%订单给到同一家供应商。

汽车更卷,新领域规模不足

欧菲光也正在其他赛道寻找新的增长极,智能汽车业务毫无疑问是首选项。早在几年前,就被企业视作填补“果链”空缺、未来第二增长曲线。

但出乎企业预料的是,尽管该业务营收规模稳步增长,但这也是一个比手机价格内卷更加激烈的行业。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 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3143.6 万辆,同比增长 4.5%。其中,中国汽车出口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延续高速增长趋势,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含出口)达到1286.6 万辆,同比增长35.5%,渗透率达到40.9%。

在此背景下,近几年凭借光学科技积累强势加码新能源汽车领域摄像头、智驾、智能座舱等产品的欧菲光营收规模也在不断提升。

财报显示,2024年企业智能汽车产品营收同比增加25.73%至24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与上年持平,但营业成本增速远超营收,导致毛利率大幅下滑超过6个百分点,仅有8.7%。

行业普遍认为,汽车业务规模不足加上超低的利润率,是决定欧菲光现阶段乃至于未来几年能否实现盈利的关键性因素。

此外,被企业命名为“新领域”,投入大量研发和资金成本的VR/AR、智能门锁、工业及医疗内窥镜等业务,毛利率虽相对较高,但仍未形成规模造血能力。

从2024年经营数据来看,“新领域”的贡献并不令人满意:其营收同比下降23.37%至17.49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也从上年14.28%骤降至8.56%。

“倔强地活着”,仍是欧菲光当下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