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邹景根 高玲)雾绕青山枝叶绿,众人背篓采茶忙。4月10日,晨光微露,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安家乡神雾岭茶场160多名采茶工人身背茶篓,穿梭在茶园间,熟练地采摘着鲜嫩的芽尖,茶园里一派繁忙景象。
图为茶农穿梭在茶园采茶。 邹景根 摄
“我们按‘一芽一叶’和‘独芽’标准采摘,确保原料优质。”郧西县神雾岭茶场负责人徐明兵介绍,1斤干茶需要5.6万粒茶芽。
一捏一提一放间,茶篓里已积起不少嫩芽。已经连续在神雾岭茶场采茶20余天的徐礼娇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茶树上的芽头,熟练地往上一提,放入茶篓。“每天能采鲜叶2斤多,一天收入200元左右,2个月采茶期下来,能挣1万多元。”她笑着说,茶场提供食宿,来自全县各地像她一样的采茶人员有300多人。
郧西县神雾岭茶场地处秦岭南麓北纬33°黄金产茶带,是湖北省高香型绿茶主产区之一。“茶园里不仅有防霜扇、杀虫灯等设施,还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土壤养分、湿度等数据,精准调控灌溉和施肥,既节约成本,又提升茶叶品质。”徐明兵介绍,茶场还利用智能化生产线,加工出品质好、质量高的绿茶。
图为神雾岭茶场忙碌的生产线。 邹景根 摄
好山好水出好茶。良好的茶叶品质吸引外地客户纷纷认种。在神雾岭茶场,一块块印有茶园园主姓名、认种面积、茶树品种、托管人及帮扶对象等信息的茶园认种标识牌在一垄垄苍翠的茶树间分外耀眼。
“茶园认领一年多来,都是在手机上远程查看茶园情况,今天终于有机会来现场感受它们的生长环境了。”清明节假期,深圳的客户郑东星站在茶园边开心地说,置身绿色海洋,体验着采茶的乐趣,喝一怀亲手采摘、炒制成的茶叶水,尽享静谧时光。
据介绍,深圳、北京、武汉等地256名会员以每亩1万元价格,认种茶园近300亩。
郧西县还以茶为媒,茶园变景区,走茶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子。在安家乡神雾岭村和田坑村,一些村民开起农家乐,实现家门口就业。安家乡神雾岭村村民刘邦明,在自家开起了农家乐。“每年春季采茶开始后,每天有四五桌客人,年收入10余万元。”
一杯好茶,一靠原料,二靠工艺。除了深耕绿茶,郧西县还强化研发力度,开发红茶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在涧池乡下营村的郧西县七夕美人茶有限公司,干净整洁明亮的厂房里,精制生产设备顺着车间延展开来,充满现代化气息。
“我们聘请台湾制茶大师、联合湖北工业大学科研团队,攻克无氧真空发酵制茶核心技术,成功研发出9种红茶产品。”公司负责人王华建介绍,年生产成品红茶5万斤。
一叶成一业,一业富一方。郧西县是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茶叶)。近年来,该县把茶叶作为重点产业之一,形成集茶叶标准化种植、茶园观光、采摘制作、茶旅融合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目前,该县已建成茶园4.2万亩,产值近5亿元,近万人从事茶叶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