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朱勇、李香琳)4月21日,从襄阳市人才中心获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025年专家人才服务基层活动名单中,由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襄阳市人才中心和枣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申报的“湖北枣阳桃产业链式发展专家服务团”成功入选,成为湖北省今年唯一获批的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层活动类项目。这一成果,标志着枣阳桃产业发展迎来全新机遇,也为襄阳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枣阳,这座享有“中国桃之乡”美誉的城市,桃产业发展成绩斐然。30万亩桃园里,40余个品种的桃树郁郁葱葱,2024年产业总产值突破 40 亿元,撑起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更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甜蜜事业”。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品种结构老化、产业链条短、品牌影响力弱等问题逐渐显现。此次国家级专家服务团的落户,正是破解难题、推动产业升级的 “及时雨”。
“我们将采用‘技术赋能-产业升级-市场拓展’一体化服务模式,为枣阳桃产业量身定制发展方案。”襄阳市人才中心主任宋嵩介绍道。专家服务团将重点开展四大行动:在人才培育上,计划举办多场专业技术培训,为200名农技人员“充电”,培养15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在示范引领方面,建设3-4个精品桃示范基地,引入智能化种植、数字化管理等先进技术,打造现代化种植管理样板;在品牌建设上,协助制定产业规划,通过举办桃文化节、参加农博会、开展电商直播等方式,全力提升 “枣阳皇桃” 的品牌知名度;在产业链延伸领域,大力发展桃胶提取、桃酒酿造、桃木文创等深加工项目,让一颗桃子“吃干榨净”,实现价值最大化。此外,服务团还将跨越千里,对贵州省开阳县开展对口帮扶,把枣阳桃产业发展经验带向更广阔的天地。
“项目实施后,预计桃产品附加值提升20%,带动1.5万人就业,农民人均增收15%。”枣阳市人社局局长王运红满怀期待地表示,这将推动枣阳桃产业从单一的传统种植,向精深加工、品牌营销、农旅融合的全产业链模式华丽转身。
事实上,这并非襄阳在专家服务基层领域的首次突破。近年来,襄阳市人社部门持续深耕,先后培育了保康血耳研发、谷城稻菇轮作提升等国家级专家服务项目。此次枣阳桃产业项目的获批,不仅是襄阳专家服务基层工作的又一里程碑,更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新样板。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襄阳市将组建由市人社局牵头,联合市县人社部门、高校院所、企业代表的项目专班。专班将对接中国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专业机构,组建涵盖种植、加工、品牌策划等领域的专家服务团队。同时,整合科技、金融、市场等资源,搭建“线上+线下”长效服务平台,通过短视频教学、远程诊疗系统等方式,让技术指导“随时随地在线”。
未来,襄阳将以此次项目为契机,紧扣“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目标,让国家级专家服务团的“智力资源”转化为桃产业升级的“强大动能”,为基层产业发展书写崭新篇章。